指揮體系是否運作順暢?方案是否細致周密?協調配合是否無縫銜接?應急處置是否快速響應?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臨戰綜合演練昨天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舉行,這也是第二屆進博會開幕前最后一次大型綜合演練。上午 9 時,數千名“參展人員”開始進場。市公安局駐國家會展中心前方安保指揮部負責人表示,首屆進博會時,由于紅線外交通服務設施主要集中在西側,約 80%的客流從西側入館,需要先繞道至國家會展中心外部地面,再折返入館,導致西側曾出現入場客流嚴重積壓。
今年以來,相關部門通過優化交通設施,多點布局交通服務設施點位以均衡進館大客流,開放紅線內軌道交通站點出入口,增辟車輛即停即走點位,讓持證人員實現“少走路、不繞路、快抵快離”的目標,著力提升展客商的體驗度、感受度、滿意度。
記者在演練現場看到,軌道交通 2 號線徐涇東站 4 號、5 號口已作為展客商進場、離場主要出入口。在入場高峰時段,展商、觀眾也只需步行幾百米。據悉,4 號口、5 號口處的蓄人區最多可承載 1600 人,而每班列車載客峰值是 2000 人,在極端大客流下,參展人員仍需繞至場館外,但也僅需約半小時即可入館。而在平峰時段,參展人員 10 分鐘內即可順利入館。同時,現場共設有 4 條常規人流引導線路及 2 條極端大客流引導線路,以縮短參展人員的進、離場時間。
現場醫療急救演練急救流程環環相扣
昨天的現場醫療急救演練,主要演練了醫療突發事件時的處理流程和預案,從突發病情狀況的發現、報告、響應、處置工作流程,到紅十字志愿者、定點醫療機構及 120 急救人員的現場應急處置能力,都能在演練中得到體現。
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秦凈表示,進博會現場配備了 54 組急救志愿者,每組兩人,都經過了專業培訓,可對病人情況進行初步診斷。國家會展中心計劃設置 5 個醫療站、配備 6 輛監護型救護車和 58 臺自動體外除顫儀(AED)。
據悉,第二屆進博會定點醫院由去年的 18 家增至 33 家,包括瑞金醫院、中山醫院、同仁醫院、市精神衛生中心等。其中,距離展館最近的是華山醫院西院,約 5 公里左右。此外,市衛生健康監督所、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市醫療急救中心、市血液中心、市精神衛生中心等醫療衛生保障部門也將進行聯動,全面落實醫療衛生保障相關工作。
今年 7 月 1 日起,上海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類,第二屆進博會的垃圾分類工作進展如何?進博會市容環境組環衛組組長凌洪濤告訴記者,為了應對大客流,除了展館內已有的垃圾桶,館外的通道附近新增了 80 組分類垃圾桶。每組垃圾桶旁還將配備一名分類講解員進行指導,更好地提醒、幫助展客商進行分類。
記者在現場看到,講解員手中拿著一疊彩色單頁,印著《上海市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指南》,垃圾桶上方也貼有投放指南海報,“指南和海報都是中英文雙語的,接下來我們會對展館內的志愿者進行培訓,包括如何正確介紹、引導垃圾分類。”
昨天的演練還對場館內就餐高峰時段道路保潔,大量干濕垃圾分類、轉運和外運等進行了測試,檢驗對大客流生活垃圾分類駁運實際操作能力和大客流狀況下道路兩側廢物箱滿溢及道路保潔的垃圾快速處置能力,“正常情況下我們的垃圾清運車輛是通過主通道運輸的,如遇展會期間的大客流,我們將會采取人工換桶的方式,通過專門的通道將垃圾運輸至臨時應急點。”
餐飲食品供應演練一張就餐券透露“玄機”
第二屆進博會前最后一場大型綜合演練中,數千名參與綜合演練的人員都收到了一張就餐券——這也是綜合演練的重要一環。
進博會城市服務保障相關負責人表示,群眾演員去年在大客流演練結束就集合上車了,今年他們每人都收到了一張就餐券;大客流演練結束后,他們分散在現場,進入包括小吃館在內的七個就餐點,不僅能進行餐飲的壓力測試,而且還是一只只“啄木鳥”,“在尋找餐廳的過程中,可能需要按圖索驥,并且遇到尋找廁所、停車場等各種問題。引路標志標識是否清晰,咨詢服務臺、志愿者和保安的引導是否準確熟練,這正是最好的實景演練。”
記者在就餐券背后看到一張意見征詢表,上面羅列著找咨詢服務點、廁所、位置指示牌、緊急醫療點、指定就餐點、大巴停車場等任務,參演人員在自由活動后的意見反饋,可有效提升服務能級,提高展客商的滿意度。
產品推薦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