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住的小區是省城太原最早推行垃圾分類的小區。從去年夏天到現在,一年的時間里大家都已經習慣了垃圾分類。每天在固定的時間里,把分好的垃圾放到不同顏色的桶里面,快遞箱子等放進可回收垃圾桶,廢舊電池等放進有害垃圾桶,量最大的廚余垃圾包括打掃衛生的垃圾放進別的桶里。時間長了,對垃圾分類可謂輕車熟路。
省城的垃圾分類了,其它地市的垃圾如何處置?廣大農村里的垃圾又是如何處理呢?
農村垃圾集中收治
“垃圾靠風刮,污水靠蒸發”是很多鄉村的真實情景。遠遠就能看到農民蓋的漂亮小樓,走到跟前卻必須穿過村頭的垃圾堆。樹上的垃圾袋、散發著臭味的垃圾堆大煞風景。這樣的情況曾經非常普遍。
近日,記者在晉中莊子鄉西嫣村、牛村等村發現,愛國衛生運動為村鎮發展帶來新活力。走在西墕村街上,整潔的路邊綠樹掩映棟棟房子,鮮花點綴路旁。每天上午 11 點,垃圾清運車伴隨著歡快的音樂停靠在路邊,陸續有村民拎著分好類的垃圾倒入車內。
村黨支部書記郭靜表示,“愛國衛生季”活動開展后,村里取締了垃圾池,鄉政府給每個村配發了專業垃圾清運車,為居民發放了垃圾桶。村里每天有專人定時上門收集生活垃圾并集中運送至莊子轉運站,建筑垃圾各戶自行運送到村內統一指定的垃圾填埋點填埋,實現了垃圾不落地,集中收集、轉運處理,村里的面貌煥然一新。
老支書趙德信坐在自家小院里納涼。小菜園的各類蔬菜青翠欲滴,院里院外都是干干凈凈。“在村里住了六十多年,從來沒有像現在這么干凈。家還是原來的家,院還是原來的院,但變化很大。現在在村里住,就一個字,美!”趙德信非常開心。
在牛村,新一屆村“兩委”班子走馬上任兩年來,努力解決垃圾亂堆亂放、農用車亂停亂放、玉米桿隨意丟棄焚燒等問題。他們把村里分成 7 個片區,由黨員與村民代表共同包片,帶領并督促村民進行環境衛生整治,成效顯著。今年 6 月份,22 名婦女組成的“愛國衛生巾幗志愿者服務隊”成立了,她們年齡最大的 75 歲,最小的 30 歲,負責清理樹葉、雜草以及宣傳衛生常識等工作,隊伍還在不斷擴大……
如今,莊子鄉黨委和政府與全鄉 18 個行政村的 40 個自然村的 5600 多戶農民簽訂了衛生責任書,大家共同愛護環境。
再生資源重構產業鏈條
長治市則是走上了再生資源重構產業,拉長產業循環鏈條的路子。
垃圾分類智能回收設備在長治市龍港新城小區落戶以來,每天都有居民拿著紙品、玻璃品、塑料品和舊衣物等兌換積分。積分攢夠一定量后再到周邊的供銷 e 家便利店或者指定兌換點換取價值相當的生活物品或現金。
“原來有點紙箱子、塑料瓶子啥的,都是攢上一堆,再從外面叫上一個人收走,很不方便。自從有了這個設備,隨時通過掃描二維碼,就能把廢紙箱、礦泉水瓶等分類放入回收箱或者送到垃圾回收屋里,變成積分在超市里換東西。”龍港新城小區住戶栗小蘭十分高興。記者了解到,這套智能回收設備使用率非常高,充分調動了大家參與垃圾分類的積極性。
垃圾分類關系到群眾的生活環境,也是社會文明水平的一個重要體現,更是環保大問題的小細節。長治市供銷社充分發揮在再生資源回收中的優勢,主動擔當,積極參與垃圾分類減量工作,快速推進新型再生資源回收項目,著力構建以物聯網為核心,全鏈路、接地氣、可復制的“長治模式”。
項目啟動以來,長治市供銷社籌資 4000 余萬元,從投放、積分、清運、處理四個環節入手,應用現代科技手段,建立了實現引導垃圾分類、可回收物回收、平臺信息調度和基地加工再利用一體發展的綠色智慧再生資源回收體系。自主研發的掃碼投放垃圾機和再生資源便民回收屋,提高了居民垃圾分類參與度和投放準確度。掃碼投放垃圾機還兼具便民服務信息查詢和播放公益廣告等功能。他們開發的“供銷萬家”APP 平臺可實現手機與“積分卡”的綁定,享受“線上供銷商城積分兌換”和“線下供銷合作網點商品兌換”等服務;自主開發的“垃圾分類數字化管理平臺”,掌握垃圾種類、數量及所需車輛信息。再生資源分揀中心則承擔起全市再生資源的回收、分揀和加工任務,重點對紙張類、玻璃類、衣物類、金屬類、家電類等進行打包處理,對塑料類物品實行全封閉、無污染、零排放、訂單式加工處理,提高了再生資源的利用價值。
目前智能回收設備已推廣到長治 33 個居民小區、11 家學校和醫院,再生資源回收也升級成為一個智能、高效、可溯源、可持續的產業閉環。
舊家電有新去處
8 月 27 日,以“科普、環保、公益”為主題,陽泉市供銷社直屬企業天元集團主辦的天元家電巡展活動開展。
活動現場分老家電、智能家電、新能源車三個展區,讓大家了解廢舊家電的潛在風險、隨意處置廢舊家電給環境帶來的危害,鼓勵引導市民將家中廢舊電器送到正規拆解中心處置。很多市民表示,家里的舊電器一直不知道怎么處理,賣了廢品也不值錢,現在把舊家電交給天元我放心。
據了解,2011 到 2020 年,天元集團廢舊電器拆解中心共處置廢舊家電 660 萬臺,收集危險廢物 1.6 萬噸,處置廢塑料 2.4 萬噸、有色金屬 1 萬噸,成為全市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的主渠道。
鄉村村容村貌、衛生文化建設,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必須年年講、月月講、時時做。城市的垃圾分類、資源回收利用因為體量大也同樣重要。8 月底,省財政下達農村“廁所革命”中央財政獎補資金 13914 萬元,可見,在不同的衛生層面,無論是收運垃圾、資源再利用,還是農村廁所的改造,都是為了環境更美好,都是為了做好綠水青山的基礎工作。從這個角度說,無論在城市在鄉村,我們都應該保護環境從自己做起,努力做好垃圾分類回收,促進再生資源產業循環,讓山西的環境更美人氣更旺。
產品推薦 | ||
![]() |
![]() |
![]() |
![]() |
![]() |
![]() |
![]() |
![]() |
![]() |